健康警號|癌症、慢性病5大人士高危 醫生警示:無症狀不代表健康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4/06/02 12:04

分享:

分享:

台灣有醫生分享,一些人外表看來無健康疑慮,體內卻可能已出問題。

【癌症/心血管病/心臟病】癌症、心血管等慢性病令人聞風息變。究竟一個人看起來好好的,為何卻會突然生重病?台灣重症專科醫生黃軒就分享,人平常看起來健康,不代表身體必會健康,並指許多人認為「沒有症狀,就代表健康」,但其實是大錯特錯,呼籲定期體檢的重要性。

最新影片:

據Facebook專頁《黃軒醫師 Dr. Ooi Hean》分享,根據專家的研究,有5大特定高危族群,較容易有患癌和慢性疾病的風險,即使外表看來無健康疑慮,體內卻可能已出問題:

1. 有家族癌症史

如果家人中有人曾患過肺癌、大腸癌等,罹癌風險可能會增加。定期做乳房攝影檢查、肝功能檢查、胃鏡檢查等是明智之舉。

2. 肥胖

黃軒指,肥胖本來就是與多種癌症有關,包括肺癌、心臟病、糖尿病等。控制體重、健康飲食和適量運動,才能有助於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。

3. 吸煙喝酒

長期抽煙及過量飲酒也會令肺癌、口腔癌、食道癌等癌病變風險提高。因此,黃軒呼籲戒煙和限制飲酒,是重要的健康習慣。

4. 年齡

隨著年齡增長,50歲或以上人士罹患某些癌症和慢性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多。定期做乳房攝影檢查、甲狀腺檢查、大腸癌篩檢等有助於早期發現。

5. 情緒壓力

如果長期處於高度壓力狀態的人,罹患肺癌、大腸癌、乳癌、胰臟癌是罹患癌症和其他慢性病的健康高風險族群者。所以黃軒呼籲,日常保持心理健康和適當的壓力管理對預防癌症很重要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